上海国际生物技术与医药研讨会 Bio-Forum www.bio-forum.com
作为国内外最有强大影响的生物技术和医药领域的国际学术盛会,上海国际生物技术和医药研讨会(BIO-FORUM)自1995年以来,对促进我国生物技术和医药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会议的特点
1、政府重视
上海国际生物技术和医药研讨会由上海市现代生物与医药产业办公室主办,得到了国家科技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有关部委和上海市科委、市经委、市人事局、市卫生局、市药监局等有关委办的大力支持。会议由上海市现代生物与医药产业办公室主任、上海市科委主任李逸平博士任大会主席,并建立了由上海生物医药领域的院士组成大会学术委员会。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研讨会”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政策,充分借助和整合各方资源做大做强“研讨会”,获得美中医药开发协会(SAPA)和美国华人生物医药科技协会(CBA)和上海生物工程协会等海内外相关协会的大力支持与合作,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生物技术和医药领域的国际学术盛会。
2、规模、层次及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
在会议规模上,研讨会自举办以来,参会人数稳步上升,从最初的100多人到2006年的500多人;其中,2004年由于与美洲华人生物科学学会生技分会合办,更是创造了800多人的参会记录。与此同时,同期举行的上海国际生物技术和医药展览会参观和参展人数也同步上升。在会议层次和国际化程度上,大会先后邀请了10多位美国、俄罗斯和20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到会演讲;邀请了默克、诺华、罗氏、礼来、拜耳等跨国制药公司副总裁发表演讲;邀请到了全球比较有影响力的MPM、雷曼兄弟、Sofinnova、蒙哥马利和Toucan 等生物医药风险投资公司的金融和投资专家参会,并发表演说;同时,也邀请了国家药监局、科技部生物工程中心、美国FDA、NIH和BIO、英格兰经济发展署等政府和机构要员做精彩发言。值得一提的是会议的国际化程度逐步提高,从最初的几个外国人发展到今天的80%以上的报告人和1/5以上的参会代表来自海外。
3、主题鲜明、贴近产业
会议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聚焦国际生物医药的发展趋势与热点问题,每年设立不同的大会主题和分会研讨专题。几年来,大会分别设立了“十五、十一五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战略”、“入世与后基因组时代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对策”、“全球化战略与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和“自主创新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机遇”等主题。同时,围绕“干细胞与组织工程”、“基因组资源开发生物芯片”、“抗体药物与新型疫苗”、“基因工程药物与基因治疗”、“小分子药物的工业研发与平台建设”、“中药现代化与国际化”和“生物医药创新与知识产权”等技术前沿,开展专题研讨;此外,会议还根据最新的热点问题,组织了“生物防御与SARS”、“新生传染性疾病与禽流感”、“中药标准与国际化”和“RNA干扰与生物治疗”等圆桌会议。在服务产业方面,会议组织了“生物医药企业家峰会”、“非专利药物国际化策略”、“研发外包与CRO服务”和“创业投资与孵化器”等分会或专题,为产业发展把脉,为企业发展寻求资金和合作机遇。
二、会议产生的影响
研讨会在内容设计上一直贯彻“聚焦前沿领域、推进产业发展、拓展区域合作、服务企业需求”这一宗旨。通过学习BIO等国际会议的经验,逐步推进BIO-FORUM从学术研讨会向“学术+商务”的模式转变,因此在会议设计上做到了“学术更聚焦前沿、商务更贴近产业”。从会议的效果看,不但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还吸引了企业界和投资界的关注,在促进科技交流和带动产业发展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1、研讨发展战略、聚焦学术前沿,“BIO-FORUM”的品牌效应逐步显现
研讨会自创办以来,先后研讨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诸多战略和策略问题,以及新药审评与注册管理办法和中药标准等企业界和学术界普遍关心的问题。邀请了500多名海内外专家到会演讲,涉及欧洲、美洲、亚洲和大洋洲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会议充分利用上海作为这一长三角地区中心的地缘优势,依托中国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最具活力的华东地区,吸引了全国,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的3500多名专业代表出席,“BIO-FORUM”会议在国内外的品牌效应正逐步显现。
2、把握市场机遇、服务企业需求,推动产业发展的作用开始展现
会议每年都邀请美国FDA、欧盟的相关官员为企业解答新药、中药、非专利药国际注册的问题,邀请山道士、Teva等国际知名非专利药物公司到会寻求交流与合作。通过会前会的形式,为重点扶持企业和产品组织学术推广。会议还组织了英格兰、美国的生物医药小企业、俄罗斯科学院生化研究所和荷兰TNO等机构与上海十几家企业在生物医药、医疗器械领域和中医药领域进行交流合作,受到了上药集团、复星医药、绿谷集团和迪赛诺等企业的欢迎和好评。此外,会议设立了研发外包专题,研讨了中国参与生物医药研发外包的优势与挑战,为上海生物医药中小企业参与国际合作提供机遇。
3、吸引人才与投资、促进区域合作,会议的平台功能作用已经凸现
通过研讨会与美中医药开发协会(SAPA)和美国华人生物医药科技协会(CBA)建立的良好合作关系,已经吸引了多位协会的会长来沪创业或工作。如CBA的倪健和SAPA的李君麟在上海建立了创业公司;SAPA的陈力、CBA的杨大俊等促进在罗氏上海研发中心、美国Ascenta(上海)生物技术公司和美国药典委员会上海有限公司的建立。会议通过“生物医药投资与合作”分会,先后邀请到了20多家欧美风险投资公司到会,与上海的生物技术公司进行对接,破解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此外,会议还邀请了英格兰东北部经济发展署、美国新泽西州和圣地亚哥生物技术协会和澳大利亚、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的高新技术园区官员,分别就生物技术公司的国际合作、技术的国际间转移和园区合作发展进行交流,为上海生物技术公司去海外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附:历届研讨会(BIO-FORUM)的经典回顾
第一届上海国际生物技术和医药研讨会实际上是1995年在上海商城举行的“中国国际生物技术与医药产业学术研讨会”。时任人大常委副委员长吴阶平出席会议,并邀请到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邹承鲁和杨胜利,以及美国FDA、默克和德国巴斯夫等11位研发和管理专家到会演讲。
此后,为了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上海市现代生物与医药产业办公室于1997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上海国际生物技术和医药展览会,它是中国唯一以生物工程、生物医药、生命科学为主题的国际性专业展会,以其品牌化、国际化、专业化的特点,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和追求,展会的规模和影响越来越大,专业水准越来越高,成为业内人士公认的中国乃至亚洲一年一度著名行业盛会, 是国内外同行进行技术交流、贸易洽谈、交易合作的国际性平台。
根据美国生物技术行业组织——生物技术工业组织每年成功举办全球生物技术大会(BIO)会展互动的成功经验,上海从2000年起开始在展览会期间同时举办研讨会。2000年在上海世贸商城进行了第二届“中国国际生物技术与医药工业研讨会”。会议围绕“中国非处方药的法规与实践”、“当前世界生物技术与医药技术的发展与趋势”和“面向未来的医药信息技术的发展”三个主题,邀请了17位专家进行报告。
从2001年开始,上海每年举办一次国际生物医药研讨会。01年会议邀请到Roche 公司总部研发副总裁Pieter Joubert、时任中国生物工程中心的刘谦主任和市科委产业办主任助理王建平分别就国际医药工业的现状与未来和国家、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十五发展规划发表主旨演讲。同时,邀请了26位报告人分别就“基因组与生物信息”、“新药物研发与新型制剂”、“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生物芯片”、“基因工程药物与基因治疗”和“风险投资与孵化器”等六个专题进行报告。
2002年上海国际生物技术和医药研讨会在国际贵都大饭店举行,同时,将会议英文注册为Bio-Forum。会议邀请了中科院院士陈凯先、美国拜耳生物技术公司副总裁Robert Kuhn和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中心曹津燕副主任分别就“我国创新药物研发”、“后基因组时代的生物药物开发战略”和“入世后药品专利与行政保护”等做大会报告。同时,会议还邀请了26位海内外专家就“从基因到药物”、“药事管理”、“知识产权”、“生物技术创新”、“药物制剂新技术”和“创业投资与合作”等7个专题进行演讲。
2003年上海国际生物技术和医药研讨会在上海银河宾馆举行,会议邀请了中科院贺福初院士、国家药监局注册司司长主力许嘉齐和英国剑桥大学Abraham Karpas教授分别就 “国际蛋白质组计划”、“新药注册管理办法解读”和“单克隆抗体”等做大会报告。会议还邀请了28位海内外专家分别就“小分子药物的工业研发与平台建设”、“天然药物研究与中药现代化”、“基因组资源开发与抗体技术”、“生物技术发展与医学应用”和“非专利药策略与专利战略”等五个专题进行研讨。
2004上海国际生物技术与医药研讨会由上海市现代生物与医药产业办公室、美洲华人生物科学学会生技分会和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共同主办。因此会议同时也称为“21世纪医药国际学术大会”。大会的主题是“21世纪的医药”。特邀美国耶鲁大学讲座教授、美洲华人生物科学学会创始人之一的郑永齐教授,艾滋病“鸡尾酒疗法”发明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何大一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陈竺教授分别就中药全球化、艾滋病药物与治疗以及白血病的化学基金组学作大会报告。大会还邀请了有“糖蛋白先驱”美誉的美国科学院院士翁启惠教授,哈佛大学卫生统计系创始人、美国科学院院士Marvin Zelen,从事基因研究的美国科学院院士、耶鲁大学教授David Ward,纽约证券交易所亚太地区总经理Naoyoshi Kasuga;美国最大生物医药风险投资公司(MPM)公司董事长Ahsbert Gadicke,国际著名金融公司雷曼兄弟公司副董事长Frederick Frank以及世界银行下属国际金融公司IPC公司(IFC)生物医药领域高管、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植物药主审官、德国植物药药典编委、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等官员等在“生物技术与创新药物”、“中草药全球化”和“生物医药创业投资与知识产权”三个分会进行演讲。
2005年会议的主题是“全球化战略与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邀请了诺华公司全球研发总监Paul Herrling、罗氏美国公司主管研发的副总裁Lee Babiss、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任德权副局长分别就“21世纪药物的定义和实现”、“现代药物研发策略”和“中国医药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作大会报告。同时,邀请了77位海内外专家分别在“生物医药企业家峰会”、“中药全球化分会”、“生物技术与创新药物分会”、“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环境分会”上进行演讲。另外还安排了以“生物防御”和“非专利药物”为主题的圆桌会议。
2006年会议的主题是“生物医药创新前沿与发展战略”。邀请了美国Biogen公司高级副总裁James.D.Green,美国礼来公司副总裁David Bredt和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副主任马宏健分别作了题为“生物制剂非临床发展战略”、“医药研发挑战:全球伙伴关系的作用”和“我国生物医药技术产业化机遇与展望”的主旨报告。邀请了84位全球高级专家分别在:创新与非专利药物、生物技术与产业发展、生物医药投资与合作、新生传染性疾病等四个专题分会上发表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