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宝网移动站

谷研试剂-计量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来宝网 2014/6/23点击797次

                                   谷研试剂-计量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已引起政府和百姓的高度关注。2009年6月1日《食品安全法》实施,2010年2月6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成立,2011年4月22日卫生部等部门根据风险监测和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不断更新非法使用物质名单,至今已公布151种食品和饲料中非法添加剂名单。伴随着食品添加剂的广泛使用,相关的食品添加剂添加超标,违禁添加其他类似化合物事件不断被媒体披露。一时间,准确计量检测在保障食品安全中的重要性为人们所熟知。

本刊结合今年“5.20世界计量日”的宣传主题“计量与安全”,从计量与食品安全角度出发,重点对计量检测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的重要性及主要几类食品中违禁添加物进行科普介绍。

在人类生存的环境中,安全和不安全需要标准和计量检测,在方法正确的前提下,使用各种测量仪器仪表进行科学检测,才能知道安全与否。在诸多安全问题中,食品安全最为重要。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条件。在现代社会我们的食品安全吗?成了目前社会最关心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陆续发生了一些食品安全事件,诸如苏丹红事件、牛奶甲醛超标、面粉添加剂过量,猪肉含有瘦肉精、牛肉含有激素、鸡肉含有抗生素、蔬菜含有农药、海产品含有重金属等,目前又出现了“毒胶囊”,一时间大家“谈食而色变”。当然,食品安全涉及面很广,有些是环境污染造成的,有些是人为造成的。比如,“特丁基对苯二酚”是一种油的抗氧化剂,在油中加入适量,可以抑制霉菌、防止油变味变坏,也可以叫做油的防腐剂。使用特丁基对苯二酚可以使油炸食品保存时间长、口味更好。这种物质有一定毒性,并有致癌性,不宜过量使用。目前,在我国GB21030-2011《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是限制使用的,不是禁止使用。添加剂、防腐剂等添加量都有国家标准。

计量在食品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食品中,不应含有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任何因素,但不是说食品中不能含有任何对人体有害的成分,而是说有害成分含量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在食品添加剂中,按照国家标准,计量准确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保证。凡事有个“度”,安全也是如此。比如氰化钾是剧毒物质,人服用100mg就会导致死亡,但0.01mg以下的氰化钾可能对人体没有任何危害。而白糖是食品,但过量食用也会对健康造成危害。所以,我们说任何有害成分发生危害时总是与剂量联系在一起,遵守标准,严格准确计量是关键。

食品行业是离不开食品添加剂的,但食品工业又是市场化程度很高的产业。为保证食品安全,要求计量科技标准检测给出科学数据,提供技术保障。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通过科技攻关,已完成《痕量污染物权威检测技术及计量基标准研究》和《食品、中药与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检测技术研究》、《国家化学测量溯源急需标准物质的研究》和《农药残留量检测量传溯源体系建立》以及快速检测方法等科研成果。在食品安全检测能力验证中,《有机氯农药检测》、《饮料中食用合成色素的检测》、《果汁中拟除虫菊酯的检测》等技术方法和标准的建立,极大地提高了食品中微生物、生物毒素、农药残留等的实验室的检测与溯源能力。

按照国家标准,实施计量检测能及时发现食品中的不安全问题,比如明胶检测、皮革水解物检测,塑化剂、苏丹红、三聚氰胺、亚硝酸盐以及奶粉等检测。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将继续加强食品安全检测用标准物质研制、化学测量溯源体系建设和测量方法研究,为提高各级食品安全检测机构的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保证检测结果的国际互认提供技术保障。

生存环境中存在着形形色色的有害物质,可以说我们生活在有害物质的海洋中,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要求食品中完全不含有害物质,但存在有害物质并不能说一定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只要我们遵守国家标准,按标准准确计量,在一定使用范围和使用量下是安全的。在现有科技水平下,不能察知所有已知化学物质导致伤害作用的剂量。随着科学的发展,技术手段的进步,计量检测水平的不断提高,过去不能察知的危害现在能够察知。因此,我们知道的信息也就多了,国家食品安全的治理也会更加科学及时。

食品安全与否要通过检测才能知道成分的含量,这就离不开计量单位和计量检测。最近出现的“皮革胶囊”问题,不属于标准计量问题。明胶分工业、食用、药用和照相用明胶四种,所谓胶囊是包裹药的外壳,是药用明胶制成。药用明胶主要是以动物皮、骨、肌腱为原料,经过复杂的理化处理得到高蛋白且无脂肪的高级胶品,这种胶品具有黏度高、易凝冻及易吸收等特点,如果用工业明胶,那就不一样了,工业明胶主要用于家具、造纸、纺织、日化、涂料等行业,是对人体有害的,它含有众多重金属,如铬、镉、铅、砷,尤其是铬含量较高,对人体的危害尤为突出。

近些年来,各级政府都将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健康放在首位,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制定了一系列确保食品安全的措施和问责制度,增加和修订了许多不同标准,计量检测方法不断创新;食品生产企业也都加强了食品生产质量管理和控制,严格按照标准、法律、法规等组织生产经营;同时,广大消费者也加强了自我保护意识,促进了食品质量的明显提高。

推荐仪器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