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宝网移动站

IL-27:平衡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R&D Systems

来宝网 2012/8/11点击1924次

白介素-27(IL-27)是IL-12家族中的一员,这个异源二聚体细胞因子家族还包括IL-12、IL-23和IL-35。这些细胞因子中的每一个都由一条α链(p19、p28或p35)和一条β链(p40或EBI3)组成,并通过在T细胞和/或自然杀伤细胞上高表达的受体传递信号。IL-27是由p28和EBI3(EB病毒诱导基因3)组成的,p28是一个与IL-12的p35相似的多肽,而EBI3则是一个与IL-12/IL-23的p40相似的白。1它与TCCR/WSX-1和gp130形成的异源二聚体受体复合物结合gp,0是IL-6家族的细胞因子共有的一个受体基。2一旦由激活的抗原呈递细胞分泌,IL-27即促进幼稚CD4+T细胞的扩增,并通过诱导Th1特异的转录因子T-bet的表达而驱动Th1分化。2-4同时,在缺乏IL-4时,IL-27抑制Th2特异的转录因子GATA-3的表达,并抑制Th2细胞因子的产生。3,5尽管它具有促进Th1分化的作用,但利用感染了各种病原体的TCCR/WSX-1缺陷型小鼠开展的研究表明,IL-27的信号也是防止过度的T细胞活性和限制促炎症细胞因子产生所必需的。6-72006年,当Batten等和Stumhofer等证实了IL-27可抑制产生IL-17的Th17细胞发育时,IL-27的抗炎症性质的重要性被凸显。8,9总的来说,这些研究表明IL-27可能对抑制Th17相关的炎症/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病很重要。


近期的报道对IL-27负调控Th17分化和炎症的机制提供了更多细节。利用在Th17诱导条件下培养的人或小鼠幼稚CD4+T细胞,研究表明IL-27可抑制Th17特异的转录因子ROR鉻的表达以及随后IL-17A的泌。10与过去发表的结果一致,IL-27也能诱导IL-10产生,表明它可能通过第二种机制调节Th17细胞的致性。10-12为了检验IL-27的体内功能,研究人员建立了缺乏IL-27的p28亚基的小鼠,并以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免疫,以诱导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一种多发性硬化症的小鼠模。10与TCCR/WSX-1缺陷型小鼠相似,IL-27p28缺陷型小鼠更易患EAE,且发展成一种严重得多的疾病形式。这种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与中枢神经系统中Th17相关分子的表达升高和IL-10的后期表达降低有关。


这些结果被Murugaiyan等部分证实,还发现,IL-27可诱导IL-10和IFN-γ的产生,并通过抗-CD3、抗-CD28激活的人CD4+T细胞而抑制IL-17的分。13这伴随着TA-3和RORC表达的下降。IL-2添加到激活的T细胞中会显著提高IL-27诱导的IL-10分泌,而IL-2的中和抗体会抑制IL-10的产生。这些特征让人联想起Tr1细胞的表型,Tr1细胞是CD4+FoxP3+/-IL-10+调节性T细胞(Treg)的一个亚群,它们在IL-2存在时扩增,表明IL-27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将类似Tr1的活性赋予了CD4+T细胞。14激活的、IL-27处理的T细胞上清以IL-10依赖的方式抑制了新鲜纯化的CD4+T细胞,也支持了这一假说。13总的来说,这些研究强调了IL-27在调节促炎症Th1/Th17细胞和抗炎症产生IL-10的T细胞群体之间的微妙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


Crabe等近期也介绍了另一种分泌复合物,它由IL-27的p28亚基和细胞因子样因子1(CLF)组成。15与IL-27相似,p28/CLF也由激活的树突状细胞分泌,但它需要TCCR/WSX-1、gp130和IL-6Rα来传递信号。与IL-27不同,p28/CLF不仅能抑制小鼠幼稚CD4+T细胞的增殖,也能在TGF-β存在时诱IL-17的表达。在接着用PMA/离子毒素重新刺激后,IL-17的表达水平与TGF-β和IL-6的诱导相当,这表明p28/CLF在促进小鼠Th17分化上可替代IL-6。IL-27在两种情况下抑制了IL-17的表达,这表明它在这些条件下扮演了p28/CLF和IL-6的拮抗剂。还需要进一研究来确定p28/CLF的体内意义,以及此复合物是否与人体相关。然而,初步的体外研究表明,它也可能参与了炎症和自身免疫疾病的调控。

 参考文献

1.Riedemann,N.C.etal.(2003)J.Clin.Invest.112:460.

2.Hotchkiss,R.S.&D.W.Nicholson(2006)Nat.Rev.Immunol.6:813.

3.Wang,S.D.etal.(1994)J.Immunol.152:5014.

4.Ayala,A.etal.(1996)Blood87:4261.

5.Hotchkiss,R.S.etal.(1997)Crit.CareMed.25:1298.

6.Hotchkiss,R.S.etal.(2001)J.Immunol.166:6952.

7.Hotchkiss,R.S.etal.(2005)J.Immunol.174:5110.

8.Hotchkiss,R.S.etal.(1999)J.Immunol.162:4148.

9.Iwata,A.etal.(2003)J.Immunol.171:3136.

10.Hotchkiss,R.S.etal.(1999)Proc.Natl.Acad.Sci.USA96:14541.

11.Hotchkiss,R.S.etal.(2000)Nat.Immunol.1:496.

12.Unsinger,J.etal.(2010)J.Immunol.184:3768.

13.Geiselhart,L.A.etal.(2001)J.Immunol.166:3019.

14.Ma,A.etal.(2006)Annu.Rev.Immunol.24:657.

15.Chetoui,N.etal.(2010)Immunology130:418.

16.Hotchkiss,R.S.etal.(2003)Proc.Natl.Acad.Sci.USA100:6724.

17.Kasten,K.R.etal.(2010)Infect.Immun.78:47.

如果需要更多本专刊,欢迎致电优宁维公司:4008-168-068

推荐仪器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