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TJEM:儿童期腮腺炎病毒感染导致成年男性不育新机制
- 南京欣涛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14年12月8日 14:16 点击:1154
南京大学模式动物中心李朝军教授和高翔教授课题组在儿童期腮腺炎病毒感染导致成年男性不育的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的研究进展,相关研究成果"Altered protein prenylation in Sertoli cells is associated with adult infertility resulting from childhood Mumps infection"近日已为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接受,SCI影响因子为13.214分,高翔教授和李朝军教授为这一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南京大学模式动物中心,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医科大学生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和岛津生物医学研究实验室共5家单位参与了此项研究工作。
李朝军教授的课题组发现,由于腮腺炎病毒感染导致的男性不育的病人,其睾丸中调节蛋白质异戊二烯化修饰的基因:香叶基二磷酸合成酶(GGPPS)由于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水平上升导致表达量出现显着的下降。使用EMCV病毒感染小鼠睾丸模拟人类腮腺炎病毒感染时,也可导致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上升并伴随GGPPS表达量显着的下降。高翔教授课题组构建了支持细胞特异性缺失GGPPS基因的基因组改造小鼠。研究发现,成年小鼠生精出现障碍导致雄鼠不育,而敲除小鼠在出生后3-5天后就因为睾丸中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的表达和分泌大量的上升,睾丸中的免疫平衡被破坏。大量的细胞因子引起幼年小鼠精原细胞的凋亡,趋化因子引起巨噬细胞的增殖并侵入生精小管,进一步抑制了精原细胞的发育,导致成年期雄性小鼠的不育。进一步的分子机制分析表明,当支持细胞特异性缺失GGPPS后,LCMS-8040分析结果表明法尼基二磷酸异常性累积,此可导致H-RAS法尼基化修饰大量的上升,使得蛋白的香叶基化修饰和法尼基化修饰的平衡被破坏。由于蛋白的香叶基化修饰和法尼基化修饰平衡异常最终导致炎症被放大并导致小鼠成年不育。研究结果可能为阐释由于儿童时期的感染腮腺炎病毒并导致成年不育提供了一种新的机制。(生物谷Bioon.com)
若对论文内容和相关代谢组学分析感兴趣,请发邮件至南京欣涛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官方邮箱:njnewtop@foxmail.com,我们将有专人为您解答,谢谢!
联系邮箱:kefu@labbase.net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来宝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来宝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来宝网, //www.next-search.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