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输血知识问答
- 来宝网2007年8月30日 11:30 点击:1717
自体输血有哪几种方法?
自体输血有三种方法:
(1) 术前自体输血:术前一定时间采集病人自身的血液进行保存,在手术期间输用。
(2) 急性血液稀释(AHD):一般在麻醉后、手术主要出血步骤前,抽取病人一定量的自体血储存,同时输入胶、晶体液补充血容量,使血液适度稀 释,血红蛋白降低,手术出血时血液的有形成分丢失减少。然后根据术中失血及病人情况将自体血回输给病人。
(3) 血液回收:血液回收自体输血是指用血液回收装置,将病人体腔积血、手术中失血及术后引流血液进行处理,然后回输给病人。血液回收必须采用合格的设备,回收处理的血必须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体外循环后的余血应尽可能回输给病人。
自体输血有什么好处?
异体输血即便采用再严格的筛选检查也不能完全避免同种输血合并症的发生。而且,异体输血还存在着血液传播疾病的潜在危险性。而自体输血,不传播疾病,无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反应,无异体抗体引起的免疫反应,节省血源,又可解决稀有血源缺乏的困难,还可以减少病人的开支。许多发达国家对术前存血已广泛使用,副作用极少。
应用自体储血的具体要求有哪些?
(1) 只要病人身体一般情况好,血红蛋白>110克/升或红细胞比积>0.33,行择期手术,病人自愿合作,都适合自体储血。有肿瘤或肝炎病史的病人也可以进行自体储血输血。
(2) 手术前1-14天采集血液。
(3) 每次不超过500毫升(或自体血容量的10%),两次采血间隔不少于五天。
(4) 在采血前后可给病人铁剂、维生素C、B12及叶酸治疗。
(5) 血红蛋白<100克/升及有细菌性感染的病人不能采集自体血。
(6) 对冠心病、严重主动脉狭窄病人慎用。
应用急性血液稀释(AHD)的具体要求有哪些?
(1) 只要病人身体一般情况好,血红蛋白>110克/升或红细胞比积>0.33,估计术中有大量失血,就可以考虑进行急性血液稀释。
(2) 血液稀释程度一般不使红细胞比积<0.25。
(3) 术中必须密切监测血压、红细胞比积、脉搏、血氧饱和度和尿量的变化,必要时应监测中心静脉压。
(4) 下列病人不宜进行血液稀释:血红蛋白<100克/升。低蛋白血症、凝血机能障碍以及静脉输液通路不足及不具备足够的监护条件者。
应用血液回收由哪些禁忌?
(1) 血液流出血管外超过6小时。
(2) 怀疑流出的血液被细菌或消毒液污染。
(3) 怀疑含有癌细胞。
(4) 病人患镰状细胞贫血。
(5) 大量溶血。
储血式自体输血液状保存有什么优缺点?
储血式自体输血液状保存无需特殊的技术和设备,是简便又经济的方法,如果使用MAP保存液,液状保存红细胞可达6周,加上红细胞生成素的应用可以促进液状保存自身输血的普及;但是,液状保存其保存期、储血量有一定的限度,且保存中的血液成分的变化不能避免。
什么情况不能实行术前储血式自体输血?
对于紧急手术或术前贫血,不能施行术前储血式自体输血,只能采用同种输血疗法。
应用自体输血应注意什么?
(1) 术前自体储血、术中急性血液稀释(AHD)及血液回收可以联合应用。
(2) 自体储血的采血量应根据病人耐受性及手术需要综合考虑。当自体储血的病人术前存在不同程度的贫血时要慎重。
(3) 在实施血液回收时,回收的血液虽然是自体血,但与血管内的血及自体储存的血仍有差别。血液回收有多种技术方法,其质量高低取决于对回收血的处理好坏,处理不当的回收血输入体内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目前先进的血液回收装置已达全自动化程度,按程序自动过滤、分离、洗涤红血球,并装袋备用。如出血过快来不及洗涤,也可立即回输未洗涤血液。
(4) 适当的血液稀释后动脉氧含量降低,但足够的氧供不会受影响,主要是心输出量和组织氧摄取率增加的代偿作用。血容量正常时,心率一般不会增快,AHD还可降低血液粘稠度,使组织灌输改善。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的浓度与血细胞比积平行性降低,但红细胞比积>0.20时,凝血不会受到影响。与自身储血相比,AHD方法简单、耗费低;有些不适合自体储血的病人,在手术室严密监护下,可以安全的进行AHD;疑有菌血症(如置入尿管或慢性骨髓炎)的病人不能进行自体储血,而AHD不会造成细菌在血内繁殖;肿瘤手术及伤口感染手术不能进行血液回收,但可以应用AHD。
腹腔内出血自体回输应注意什么?
术中回输手术区域或体腔内的清洁失血对于失血性休克或失血性贫血病人,是一种简便、经济、安全的输血方法。特别是在血源缺乏而病人又是严重失血性休克时,可抢救生命。输自体血,不存在血液传染及同种异体输血反应,但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回收自体血的整个过程中都必须严格无菌操作。
(2)打开腹腔回收部分血后,如果积血不从刀口外溢,应先止血,再回收。
(3)由于血液离开循环后,血细胞赖以生存的氧和营养物难以得到,和其他组织接触后,即可发生血细胞及血红蛋白的变化。因此伤后血液流出至回收时间,原则上应限于4--6小时。
(4)腹腔内存留的自体血,超过2--3小时后,因腹腔的去纤维蛋白作用及凝血因子的消耗减少,其本身不易凝集,故回收血时抗凝剂应远比正常静脉内采血时少。
(5)一般腹腔内积血存留2小时后,除肉眼可见的凝血块外,更多的是肉眼看不见的微团聚物,加之创伤组织也混杂其中,输入体内后可堵塞毛细血管,团聚物裂解释放出来的血管活性物质可使血管收缩和通透性增加。因此回输血必须充分过滤并予以注意。
(6)有下列情况应禁忌回输:恶性病变;病人有肝肾功能不全;胃肠道穿孔;粪便、胆汁严重污染了血液。
(来源: 来宝网 )
自体输血有三种方法:
(1) 术前自体输血:术前一定时间采集病人自身的血液进行保存,在手术期间输用。
(2) 急性血液稀释(AHD):一般在麻醉后、手术主要出血步骤前,抽取病人一定量的自体血储存,同时输入胶、晶体液补充血容量,使血液适度稀 释,血红蛋白降低,手术出血时血液的有形成分丢失减少。然后根据术中失血及病人情况将自体血回输给病人。
(3) 血液回收:血液回收自体输血是指用血液回收装置,将病人体腔积血、手术中失血及术后引流血液进行处理,然后回输给病人。血液回收必须采用合格的设备,回收处理的血必须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体外循环后的余血应尽可能回输给病人。
自体输血有什么好处?
异体输血即便采用再严格的筛选检查也不能完全避免同种输血合并症的发生。而且,异体输血还存在着血液传播疾病的潜在危险性。而自体输血,不传播疾病,无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反应,无异体抗体引起的免疫反应,节省血源,又可解决稀有血源缺乏的困难,还可以减少病人的开支。许多发达国家对术前存血已广泛使用,副作用极少。
应用自体储血的具体要求有哪些?
(1) 只要病人身体一般情况好,血红蛋白>110克/升或红细胞比积>0.33,行择期手术,病人自愿合作,都适合自体储血。有肿瘤或肝炎病史的病人也可以进行自体储血输血。
(2) 手术前1-14天采集血液。
(3) 每次不超过500毫升(或自体血容量的10%),两次采血间隔不少于五天。
(4) 在采血前后可给病人铁剂、维生素C、B12及叶酸治疗。
(5) 血红蛋白<100克/升及有细菌性感染的病人不能采集自体血。
(6) 对冠心病、严重主动脉狭窄病人慎用。
应用急性血液稀释(AHD)的具体要求有哪些?
(1) 只要病人身体一般情况好,血红蛋白>110克/升或红细胞比积>0.33,估计术中有大量失血,就可以考虑进行急性血液稀释。
(2) 血液稀释程度一般不使红细胞比积<0.25。
(3) 术中必须密切监测血压、红细胞比积、脉搏、血氧饱和度和尿量的变化,必要时应监测中心静脉压。
(4) 下列病人不宜进行血液稀释:血红蛋白<100克/升。低蛋白血症、凝血机能障碍以及静脉输液通路不足及不具备足够的监护条件者。
应用血液回收由哪些禁忌?
(1) 血液流出血管外超过6小时。
(2) 怀疑流出的血液被细菌或消毒液污染。
(3) 怀疑含有癌细胞。
(4) 病人患镰状细胞贫血。
(5) 大量溶血。
储血式自体输血液状保存有什么优缺点?
储血式自体输血液状保存无需特殊的技术和设备,是简便又经济的方法,如果使用MAP保存液,液状保存红细胞可达6周,加上红细胞生成素的应用可以促进液状保存自身输血的普及;但是,液状保存其保存期、储血量有一定的限度,且保存中的血液成分的变化不能避免。
什么情况不能实行术前储血式自体输血?
对于紧急手术或术前贫血,不能施行术前储血式自体输血,只能采用同种输血疗法。
应用自体输血应注意什么?
(1) 术前自体储血、术中急性血液稀释(AHD)及血液回收可以联合应用。
(2) 自体储血的采血量应根据病人耐受性及手术需要综合考虑。当自体储血的病人术前存在不同程度的贫血时要慎重。
(3) 在实施血液回收时,回收的血液虽然是自体血,但与血管内的血及自体储存的血仍有差别。血液回收有多种技术方法,其质量高低取决于对回收血的处理好坏,处理不当的回收血输入体内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目前先进的血液回收装置已达全自动化程度,按程序自动过滤、分离、洗涤红血球,并装袋备用。如出血过快来不及洗涤,也可立即回输未洗涤血液。
(4) 适当的血液稀释后动脉氧含量降低,但足够的氧供不会受影响,主要是心输出量和组织氧摄取率增加的代偿作用。血容量正常时,心率一般不会增快,AHD还可降低血液粘稠度,使组织灌输改善。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的浓度与血细胞比积平行性降低,但红细胞比积>0.20时,凝血不会受到影响。与自身储血相比,AHD方法简单、耗费低;有些不适合自体储血的病人,在手术室严密监护下,可以安全的进行AHD;疑有菌血症(如置入尿管或慢性骨髓炎)的病人不能进行自体储血,而AHD不会造成细菌在血内繁殖;肿瘤手术及伤口感染手术不能进行血液回收,但可以应用AHD。
腹腔内出血自体回输应注意什么?
术中回输手术区域或体腔内的清洁失血对于失血性休克或失血性贫血病人,是一种简便、经济、安全的输血方法。特别是在血源缺乏而病人又是严重失血性休克时,可抢救生命。输自体血,不存在血液传染及同种异体输血反应,但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回收自体血的整个过程中都必须严格无菌操作。
(2)打开腹腔回收部分血后,如果积血不从刀口外溢,应先止血,再回收。
(3)由于血液离开循环后,血细胞赖以生存的氧和营养物难以得到,和其他组织接触后,即可发生血细胞及血红蛋白的变化。因此伤后血液流出至回收时间,原则上应限于4--6小时。
(4)腹腔内存留的自体血,超过2--3小时后,因腹腔的去纤维蛋白作用及凝血因子的消耗减少,其本身不易凝集,故回收血时抗凝剂应远比正常静脉内采血时少。
(5)一般腹腔内积血存留2小时后,除肉眼可见的凝血块外,更多的是肉眼看不见的微团聚物,加之创伤组织也混杂其中,输入体内后可堵塞毛细血管,团聚物裂解释放出来的血管活性物质可使血管收缩和通透性增加。因此回输血必须充分过滤并予以注意。
(6)有下列情况应禁忌回输:恶性病变;病人有肝肾功能不全;胃肠道穿孔;粪便、胆汁严重污染了血液。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kefu@labbase.net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来宝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来宝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来宝网, //www.next-search.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