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宝网Logo

热门词:生物显微镜 水质分析仪 微波消解 荧光定量PCR 电化学工作站 生物安全柜

现在位置首页>技术资料首页>实验技术>实验技术>伏安法和极谱法-13.1 极谱分析与极谱图

伏安法和极谱法-13.1 极谱分析与极谱图

来宝网2007年7月3日 14:04 点击:2755

伏安法和极谱法-13.1 极谱分析与极谱图

定义:

  伏安法和极谱法是一种特殊的电解方法。以小面积、易极化的电极作工作电极,以大面积、不易极化的电极为参比电极组成电解池,电解被分析物质的稀溶液,由所测得的电流-电压特性曲线来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当以滴汞作工作电极时的伏安法,称为极谱法,它是伏安法的特例。

伏安法 - 电位分析 - 电解分析区别:

方法

测量物理量

电极面积

极化

电流

待测物浓度

待测物消耗量

电位分析

电位、电动势

--

无浓差极化

趋于 0

--

极小

电解分析

电重量、电量

大面积

尽量减小极化

有电流

较高浓度

完全消耗

伏安法

电流

小面积

完全浓差极化

有电流

稀溶液

极小

13.1 极谱分析与极谱图

阳极 (参比电极):大面积的 SCE 电极—电极不随外加电压变化,其电位为:

  只要 [Cl- ] 保持不变,电位便可恒定。 ( 严格讲,电解过程中 [Cl- ] 是有微小变化的,因为有电流通过,必会发生电极反应。但如果电极表面的电流密度很小,单位面积上 [Cl- ] 的变化就很小,可认为其电位是恒定的——因此使用大面积的、去极化的 SCE 电极是必要的 ) 。

阴极 ( 工作电极 ) :汞在毛细管中周期性长大 (3-5s) ——汞滴——工作电极,小面积的极化工作电极电位完全随时外加电压变化,即

  由于极谱分析的电流很小 ( 几微安 ) ,故 iR 项可勿略;参比电极电位φc恒定,故滴汞电极电位 φa完全随时外加电压 U外变化而变化。除滴汞电极外,还有旋汞电极、汞膜电极和圆盘电极等。

二、极谱曲线 -- —极谱图 (Polarogram)

  通过连续改变加在工作和参比电极上的电压,并记录电流的变化——绘制 i-U 曲线。如下图所示。例如:当以 100-200 mV/min 的速度对盛有 0.5mMCdCl2 溶液施加电压时,记录电压 V 对电 i 的变化曲线。

AB 段:未达分解电压 U 分,随外加电压 U 外的增加,只有一微小电流通过电解池——残余电流。

BM 段: U 外继续增加,达到 Cd(II) 的分解电压,电流略有上升。

滴汞阴极:       Cd(II) + 2e + Hg = Cd(Hg)

甘汞阳极:       2Hg + 2Cl- = Hg2 Cl2 + 2e

电极电位:

其中 CsCd2+ 为 Cd2+ 在滴汞表面的浓度。

BC 段:继续增加电压,或 φDMS更负。从上式可知, cs将减小,即滴汞电极表面的 Cd2+ 迅速获得电子而还原,电解电流急剧增加。由于此时溶液本体的 Cd2+ 来不及到达滴汞表面,因此,滴汞表面浓度 cs低于溶液本体浓度 c ,即 cs<c ,产生所谓“浓差极化”。电解电流 i 与离子扩散速度成正比,而扩散速度又与浓度差 (c-cs) 成正比与扩散层厚度δ成反比 , 即

BD 段:外加电压继续增加, cs趋近于 0 , (c-cs) 趋近于 c 时,这时电流的大小完全受溶液浓度 c 来控制──极限电流 id ,即:

  这就是极谱分析的定量分析基础。

极谱分析的特殊之处:

1)采用一大一小的电极:大面积的去极化电极——参比电极;小面积的极化电极;

2)电解是在静置、不搅拌的情况下进行。

极谱分析的特点:

1)滴汞和周围的溶液始终保持新鲜──保证同一外加电压下的电流的重现和前后电解不相互影响。

2)汞电极对氢的超电位比较大──可在酸性介质中进行分析 ( 对 SCE ,其电位可负至 -1.2V) 。

3)滴汞作阳极时,因汞会被氧化,故其电位不能超过 +0.4V 。即该方法不适于阴离子的测定。

4)汞易纯化,但有毒,易堵塞毛细管。

历史:
  伏安法由极谱法发展而来,后者是伏安法的特例。1922年捷克斯洛伐克人Jaroslav Heyrovsky以滴汞电极作工作电极首先发现极谱现象,并因此获Nobel奖。随后,伏安法作为一种非分析方法,主要用于研究各种介质中的氧化还原过程、表面吸附过程以及化学修饰电极表面电子转移机制。有时,该法亦用于水相中无机离子或某些有机物的测定。
  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光学分析迅速发展,该法变得不像原来那样重要了。
  60 年代中期,经典伏安法得到很大改进,方法选择性和灵敏度提高,而且低成本的电子放大装置出现,伏安法开始大量用于医药、生物和环境分析中。此外伏安法与HPLC联用使该法更具生机。
  目前,该法仍广泛用于氧化还原过程和吸附过程的研究。

(来源: 来宝网 )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kefu@labbase.net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来宝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来宝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来宝网, //www.next-search.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