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丁醚的制备
- 来宝网2007年10月7日 13:49 点击:15304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醇分子间脱水制备醚的反应原理和实验方法。
2、学习使用分水器的实验操作。
二、实验原理
三、药品和仪器
药品:正丁醇,浓硫酸,无水氯化钙,5%氢氧化钠,饱和氯化钙
仪器:100ml三口瓶,球形冷凝管,分水器,温度计,分液漏斗,25ml蒸馏瓶。
四、实验装置(如图)
五、实验操作
在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15.5ml正丁醇、2.5ml浓硫酸和几粒沸石,摇匀后,一口装上温度计,温度计插入液面以下,另一口装上分水器,分水器的上端接一回流冷凝管。先在分水器内放置(V-1.7)ml水,另一口用塞子塞紧。然后将三口瓶放在石棉网上小火加热至微沸,进行分水。反应中产生的水经冷凝后收集在分水器的下层,上层有机相积至分水器支管时,即可返回烧瓶。大约经1.5h后,三口瓶中反应液温度可达134一136℃。当分水器全部被水充满时停止反应。若继续加热,则反应液变黑并有较多副产物烯生成。
将反应液冷却到室温后倒人盛有25mI水的分液漏斗中,充分振摇,静置后弃去下层液体。上层粗产物依次用12ml水、8ml 5%氢氧化钠溶液、8ml水和8ml饱和氮化钙溶液洗涤,用1g无水氯化钙干燥。干燥后的产物滤入25ml蒸馏瓶中蒸馏,收集140—144οC馏分,产量3.5-4g。
纯正丁醚的沸点142.4οC, nD201.3992
本实验需6h。
六、实验注意事项
1、本实验根据理论计算失水体积为1.5ml,故分水器放满水后先放掉约1.7ml水。
2、制备正丁醚的较宜温度是130一
3、在碱洗过程中,不要太剧烈地摇动分液漏斗,否则生成乳浊液,分离困准。
4、正丁醇溶在饱和氯化钙溶液中,而正丁醚微溶。
一、目的要求
1.掌握醇分子间脱水制醚的反应原理和实验方法。
2.学习分水器的实验操作。
3.巩固分液漏斗的实验操作。
二、基本原理
反应式
四、实验步骤
在50 mL两颈瓶中加入5.2 mL 正丁醇, 0.8 mL 浓硫酸,两粒沸石,摇动混合均匀,安好装置。分水器内加水至支管后放去0.5 mL水即分水器内有( V—0.5 ) mL水。开始小火加热,保持瓶内液体微沸,开始回流,温度控制在134~
反应物冷却后,把混合物连同分水器里的水一起倒入内盛7 mL水的分液漏斗中,充分振摇。
静止后,分出产物粗制正丁醚,用50 % H2SO4洗涤两次(3 mL × 2),再用5 mL水洗涤一次。分出有机层。用无水氯化钙干燥产品。
将干燥后的粗产品倒入圆底烧瓶中蒸馏(注意不要把氯化钙倒入瓶中!),收集139~
五、实验装置
六、注意事项
1. 加料时,正丁醇和浓硫酸如不充分摇动混匀,硫酸局部过浓,加热后易使反应溶液变黑。
2. 按反应式计算,生成水的量约为
3. 本实验利用恒沸混合物蒸馏方法,采用分水器将反应生成的水层上面的有机层不断流回到反应瓶中,而将生成的水除去。在反应液中,正丁醚和水形成恒沸物,沸点为
4. 反应开始回流时,因为有恒沸物的存在,温度不可能马上达到
5. 50 %硫酸的配制方法:20 mL浓硫酸缓慢加入到34 mL水中。
6. 正丁醇能溶于50 %硫酸,而正丁醚溶解很少。
七、思考题
1、如何得知反应已经比较完全?
2、反应物冷却后为什么要倒入25ml税种?各步的洗涤目的何在?
3、能否用本实验方法由乙醇和2-丁醇制备乙基仲丁基醚?你认为用什么方法比较好?
联系邮箱:kefu@labbase.net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来宝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来宝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来宝网, //www.next-search.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