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计划书被下载?你的项目可能陷入漩涡!
- 互联网2017年3月7日 17:02 点击:1372
【内容摘要】对于一家公司来说,商业计划书的泄露,所造成的影响取决于具体内容,可大可小。
2月15日前后,当读者关注微信公众号“企业家第一课”并发送关键词“商业计划书”,将一篇标题为《85份A轮、天使轮融资商业计划书(2016年-2017年)等你下载》的文章分享到朋友圈,停留2小时并将截图发送到对话框后,就可以得到该文章提及的85份A轮、天使轮融资商业计划书的下载链接。
创业投资圈内人士对此举颇有争议。
根据记者了解,“企业家第一课”账号的主体为“广州佳睿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经营业务包括教育咨询服务、职业技能培训等,企业法人及大股东名为柯卓华。
记者联系到柯卓华,向其询问“企业家第一课”微信公众号上的商业计划书来源。柯卓华回复称:“这些全部都是网络公开资料的,并不是我们最早发出。”
确实,任何人都可以在豆丁网、百度文库等文档分享平台上发现各类商业计划书。
这类商业计划书是否涉及商业机密?其被公开分发是否会造成侵权?北京市盈科(广州)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闪涛律师对此表示,要判断是否侵权,首先要看商业计划书内的内容是否构成了商业机密。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中规定:“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闪涛告诉记者,只要技术信息或经营信息满足相应条件就可以构成商业秘密,“相关信息构成商业秘密必须具备秘密性、实用性、保密性三个条件。”具体来看,这要求相关信息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权利人对该信息经采取了保密措施。
至于侵权问题,闪涛说:“如果这些商业计划书之中的内容具有上述的条件,权利人又规定了相应的保密义务的话,一旦有人未经许可就将其公开传播,就会造成侵权。”
但对于“企业家第一课”公众号内所传播的商业计划书,他表示,由于尚未看到具体内容,难以判断是否有侵权现象出现。
柯卓华则回应称:“如果有公司提出异议,我们会根据它们的要求,删除它们的商业计划书。”
至于有关该微信公众号放出这些商业计划书的原因,柯卓华并未回应。有了解自媒体行业的人士告诉记者,这无外乎一种“吸粉”手段。
“这也太不厚道了!”一家成立于2013年的创业公司负责人如此评价并表示,该公司处于B轮融资阶段,前后修改过三四个版本的商业计划书,每一份商业计划书都不希望如此被流传出去,成为公众号吸粉的工具。
那么,你的商业计划书被泄露了吗?
谁在泄露?
单从文档标题上看,只有部分被“企业家第一课”公开的商业计划书提到了相关企业的名字,当记者联系其询问时,这些企业对于自身商业信息被公开这一情况的态度也莫衷一是。不少公司并不愿意对此事进行回应,但也有公司表达了无奈之情。
“一皆通”是一家位于上海的支付解决方案提供商,该公司的商业计划书被放到了“企业家第一课”的公众号文章之中。这家公司的公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企业方面实际难以对商业计划书传播的所有环节进行把控。
“商业计划书为公司核心信息,一般情况下不对外公开传播,但是在实际融资过程中,难以把控所有环节对其进行保密,”这名负责人说。
但这名负责人同时也表示,网上所流传的版本为2016年的版本,其内容有限,且在2017年实际融资过程中已根据实际经营情况做了调整,因此对企业影响不大。
除了这些“中枪”的公司外,记者又询问了深圳几名创业者对于商业计划书被外泄的看法,他们几乎都表示,“介意”。
对于一家公司来说,商业计划书的泄露,所造成的影响取决于具体内容,可大可小。
2016年8月,据称是女性健康护理APP“大姨吗”的一份融资商业计划书开始在网络上传播。当中提到,该公司MAU(月活跃用户)为4200万;但根据第三方数据监测平台显示,“大姨吗”的MAU大约只在300万-500万之间,与计划书内的数字有较大出入。
这也让大姨吗在市场上陷入了“数据造假”的疑云。尽管之后“大姨吗”方面公开辟谣,并表示融资进程未受影响,但这次事件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公司的企业形象,尤其在资本寒冬的背景下。
无独有偶,另一家初创企业“好车无忧”的一份B轮融资商业计划书也曾在2015年外泄,其中数字也引发了质疑。之后,好车无忧方面不得不公开发文,针对外界质疑一点一点做出回应。
对于这些创业公司来说,商业计划书的公开,引发质疑反而是小事;更严重的后果是公司的发展步伐被外界所知,因而不得不临时进行调整。这无疑会对公司本身造成不小的影响。
另一些商业计划书则未必会涉及核心内容。柯卓华就说:“公众号上大部分企业的这些计划书本身就是对外版本,没有涉及核心东西。”
一名投资界人士也对记者透露,创业公司拥有多个版本的商业计划书并不罕见,针对不同的接收方,公司可能会选择性地隐藏关键信息,如运营数据或商业模式等。
此外,不排除一些商业计划书的外泄,是企业有意为之。记者看到,在“企业家第一课”的公众号中,有一些影视节目的商业项目书也被发出。一名业内人士表示,项目方故意把这些项目书放出,目的是为了炒作,吸引资本方的注意。
谁的责任?
商业计划书外泄在资本市场上并不罕见,泄露过程可能在参与商务合作的各个环节。
不少人认为,在合作关系中接收商业计划书的一方应当负上更多的责任。在这里,合作方主要分为创业数据库平台(如36氪、IT桔子等)、财务顾问机构(FA)和投资人等等。
一名位于深圳的创业者告诉记者,她的信息就曾经在一些平台上被外泄过。“我所用的平台里,有的质量还是不错的,不会外泄资料;但是有些平台,比如IT桔子还是不太安全,因为之前我上传的信息就被泄露过。”
另一名在深圳的财务顾问从业人员则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全民创业时代带来了不少资质不全的相关从业者,这也使得商业机密的外泄越发频繁。
“现在大家都在讲全民FA,一些个人从业者拿着商业计划书就到处找投资人。这个过程中,企业可能要通过好几个环节才能拿到商业计划书,中间就容易造成信息泄露。”这名从业人员说。
投资机构是对这些商业计划书有着较为审慎的态度。多家投资机构以及财务顾问机构都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他们在接收创业者的商业计划书之前,都会事先签订保密协议,以确保相关信息不会泄露。
然而这些机构同时也表示,并不能保证个人从业者对于这些计划书的保密程度,甚至有人认为,商业计划书的泄露大多出自个人从业者身上。
“某种程度上来讲,专业FA机构的价值就体现在这里。”上述从业人员如是评价。
此外,创业者对自身信息重视程度不足也会导致信息外泄。有数据平台的工作人员就表示,一些创业者既没有在商业计划书上标明保密条款,也没有在提交的过程中签署保密协议。
“理论上,我们是可以对这些商业计划书做任何处理,公司方面对此根本无法约束。”这名工作人员说。
在这样的背景下,想要保证商业信息的安全,似乎各方都必须要加强意识。一些公司或创业者都已经对此采取了行动。
在回应记者的采访时,“大姨吗”方面的公关负责人介绍称,“大姨吗”的每一份商业计划书都有独特标记,一旦发现泄露,“大姨吗”方面就可以根据这些标记进行追责。她也同时强调,上次的“外泄事件”其实是由不正当的行业竞争所导致。
上述数据平台的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现在一些创业公司在给他们看商业计划书之前,已经开始要求他们签订保密条款。这些规范化的流程都是保障商业机密不外流的重要途径。
尽管如此,在国内,商业计划书泄露这个问题依然存在着较大的灰色空间。意识的缺乏和相关法律条文的欠缺使得当中有不少问题依然难以得到解决,比如中小创业者的事后追责。在这一点上,改进的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就算我发现自己的商业计划书在一些平台上泄露了,也只能去找客服要一个说法,但想要得到赔偿,基本很难,”上述来自深圳的创业者说,“现在国内没有很好的机制来保障,我只能和其他创业者说,让他们少用这些平台。”
延伸阅读:影视广告商业计划书、政府投融资平台商业计划书
联系邮箱:kefu@labbase.net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来宝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来宝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来宝网, //www.next-search.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