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彤彤:新颖设备筛选多种疾病
- 来宝网2007年8月30日 16:39 点击:1799
一个主要由美国密歇根州大学的工程师组成的研究组开发出一种能够让人们在不学花费太多钱的情况下诊断多种不同的
疾病的医疗诊断系统。
这项研究的负责人是李彤彤(Tongtong Li,音译),来自中国和意大利的学生也参与了这项研究。
这种设备将会在中国投入使用,以减少卫生护理费用。在我国,卫生护理费用对穷人是重要负担。尽管中国的卫生护理系统正在改革,但是健康保险的缺少(尤其是农村地区),使许多人无法享受到医疗护理。
这项研究计划的目标是研制出一种多功能医疗设备来帮助患者在不用花钱的情况下检测症状,并且实现其他有用的健康护理相关功能。
这种设备能够执行多项检测功能,而这些功能正是中国农村地区健康护理所需的,这些检测包括血压、血氧饱和度、体温、葡萄糖水平和心电图。另外的网上患者信息数据库系统和无线infusion bottle监视系统将用于帮助医生和其他医院工作人员。
血氧仪
此前,佛罗里达州大学的化学和生物化学副教授Thomas Fisher正在设计一种与大城市的交通运输系统类似的“智能交通系统”。当然,这个智能交通的尺寸要小的多,交通道路小的足以放置在一个微小的芯片上。
通过与博士后Pieto Tierno和其他同事合作,Fisher设计出一种“芯片实验室”——一种小仪器,当放置在非常低强度的磁场中时,能用作快速诊断不同类型人类疾病的便携式工具。
Fischer解释说,目前医生要对病人诊断需要取得血样并将样品送去实验室。三四天后,实验室分析结果会反馈回来后,医生才能对患者的疾病作一个较准确的判断。但是,利用这种“芯片实验室”则可能只需要将患者的一滴血放在芯片上,然后快速做出诊断。
这种设备在接触血液样本并处于低磁场振动条件下就能够工作。样本中的特定微小颗粒通过芯片表面的磁珠矩阵被交换。通过观察不同的颗粒排列,医学专业人士能够确定出患者疾病的本质。
Fischer将这项发明在近期的Physical Review Letters杂志上公布。另外,Fischer、Tierno和新加坡南洋理工的Lars Helseth还呈递了一项芯片实验室专利申请。该专利目的是想通过调节芯片表面的磁场来控制芯片上分子的位置和运动。
芯片实验室是以芯片为平台的微全分析系统,它是把生物和化学等领域所涉及的样品制备、生物与化学反应分离与检测等基本操作单元集成到一块几平方厘米的芯片上,用以完成不同的生物或化学反应过程,并对其产物进行分析的一种技术。通俗言之,就是把实验室搬到芯片上。芯片上集成了各种不同的实验室单元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分析大量的生物分子,准确获取样品中的大量信息,信息量是传统检测手段的成百上千倍。
联系邮箱:kefu@labbase.net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来宝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来宝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来宝网, //www.next-search.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