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通信测试仪器市场展望
- 来宝网2007年8月22日 15:03 点击:1952
近年来,随着我国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与之息息相关的通信测试仪器市场也呈现出一种进退两难的发展局面:第一、进口仪器销量大、价格高,我 国目前仪器市场以进口仪器为主,国产仪器为辅;第二、通信测试仪器市场逐年增长,且增长率可观。而造成国产仪器目前现状的原因很多,在此只说几点技术上的问题:
首先,产品技术性能落后,长年缺少投入。在产品技术改造上,未能及时引进新工艺、新技术,造成外型陈旧,结构老化,功能简单,技术落后的局面。
其次,产品单一,品种少,重复多。缺少技术改造,产品单一,几年甚至几十年都生产那么几种仪器,重复多年;另外,由于行风不正,企业急功近利,市场上销有适销的品种,就相互模仿,互相压份,少数的几种仪器多家重复,造成有限的企业资源大打折扣,严重浪费,恶性循环。
再次,缺少名牌,规模小,推广力度不足。我国现有的仪器企业规模都较小,最大的年产值也只有几千万元,而多数企业年产值只有几百万元,企业可投入于市场推广的财力,人力太少,加之行业的专业性,从事仪器行业的人员主要是以技术人员为基础,先天缺少对市场的深刻认识,这也是造成市场推广力度不足的原因。
我国改革开放二十余年,造就和诞生了很多企业,而作为电子行业的基础产业之一的仪器行业却进步不大,随着中国开放政策的深入发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将给很多行业带来不同的影响,但对中国仪器行业首先是无形的冲击。
而国家目前“打击走私,扩大内需”政策,对国产仪器产业却又是一个很好机会,同时信息产业的发展也给通信测试仪器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展望未来通信测试仪器市场,有以下几方面值得努力:
第一,加大产晶的技术含量,开发新品种。
随着社会信息化,新产品新技术日新月异,对通信测试仪器行业提出很多新需求,仪器企业应该加大力度,提高技术水平,开发出新型的,适应新需要的通信测试仪器。例如,集成电路中的CMOS电路,抗静电能力差,从而有了防静电手环,而防静电手环是否有效,就诞生了防静电测试仪。总之,通信测试仪器企业必须了解市场,才能开发出新产品,才能生存和发展。
第二,加强产业规划,形成规模经营。
只有加强产业规划,形成规模经营,才能使企业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一味地急功近利,相互模仿,既缺乏技术性,又无利润的产品如何能让企业得到发展呢?因此企业必须规划好自身的产品方向,形成自身特色和规模。
第三,积极开拓外资市场。
出口产品,几乎是中国企业发展之梦,但中国通信测试仪器出口,几乎很少,现在东亚地区如越南、柬埔寨、泰国等国家,正像我国前10年到20年的状况电子工业刚起步,对通信测试仪器有是需求的,应该寻找机会,开拓东亚市场;另外在我国广东省,有近万家的外商独资电子生产企业这一领域是中国仪器潜在的市场,且需求量巨大,虽然他们是封闭的,与中国市场几乎无关,但随着国际市场竞争迫使他们开始“本地化”而仪器“本地化”,也是内容之一,例如台湾的大型电子生产基地几乎都设在东莞,日本几家名牌电器,有相当比例是在广东的外资企业OEM的,市场潜力巨大。
第四,努力开发市场新空间。
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对电子产品的需要也越来越严格,而所布要求都必须靠通信测试仪器检验来实现。例如电话机生产,1997年邮电部要求有防雷击功能,那么就得有防雷击测试仪和雷击信号模拟仪器。新的空间带来新的市场。通信测试仪器市场范围在扩大,针对通信测试仪器企业相对滞后,规范市场也势在必行。
第五,减少重复,提高资源利用率。
如果把我们国产通信测试仪器年销售额加起来,可能还没有HP公司仪器部的销量大,但把中国通信测试仪器企业资产加起来,可能远大于HP公司仪器部资产的10倍,而效益却如此之差,原因很多,但有一点,相互重复是原因之一。
第六,提倡合作,形成规模。
设想把中国三家仪器企业联合起来,产品系列、产值,产量,不会少于台湾的固伟,但固伟仪器在国内的知名度是众所周知的,而中国这三家的知名度还没有人家的十分之一,这就是规模效应。因此要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有规模,要形成规模,企业之间的联合,也是一条道路。
第七,加大推广力度,创造名牌。
俗话说:“酒香也怕巷子深”,市场经济的要素之一就是广告。广告的意义在于让你知道,而仪器行业在这方面的投入可能是行业内最少的,只有加大力度推广你的产品,才会有市场,知道的人多了,市场占有量大,才能成为名牌。
第八,提高营销水平,形成系统工程配套服务。
现有通信测试仪器生产企业或经营企业都只是生产或销售某一型号产品,效率低,效果羞。而新加坡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他们的做法是先弄清用户的用途、需求再根据用户需求推荐相应产品,形成了以用户需求为目的的系统工程配套服务,当然效益一定比卖一台仪器要好得多,因为用户不仅买到了适意的仪器,同时得到全方位的服务。
第九,规范市场,保护品牌。
目前的仪器市场与其他产品类似,相互模仿、互相压价,但是仪器需求与日用品不同,不是便宜就能多卖,投资类产品需求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不能把仪器当青菜卖。仪器从开发到市场,周期长,且销量小,投入大,回收慢,必须规范市场,才能保证仪器企业的正常生存和发展,才能保证品牌产品在市场中的地位。
联系邮箱:kefu@labbase.net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来宝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来宝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来宝网, //www.next-search.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