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性更甚新冠——马尔堡病毒:无药物、无疫苗
- 武汉华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2022年7月25日 10:38 点击:722
马尔堡病毒作为比核武器还要恐怖的病毒之一,最近在西非又爆发了!加纳卫生部17日正式确认该国出现两例马尔堡病毒死亡病例,标志着这个西非国家首次出现这种类似埃博拉的高传染性出血热。加纳卫生部在一份声明中说,南部阿散蒂省10日报告两例马尔堡病毒疑似病例,经塞内加尔达喀尔巴斯德研究所“进一步检测”,确诊均为马尔堡病例。
●2例马尔堡出血热病毒均已死亡
7月7日,加纳阿散蒂省发现两例疑似马尔堡病毒感染病例,现已得到验证确认。两名患者均已死亡。第一名患者为26岁男性,6月26日入院,6月27日死亡。第二名患者为51岁男性,6月28日入院,当天死亡。世卫组织称,两人都在同一家医院接受治疗。加纳卫生部正努力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已经隔离全部98名接触者,目前他们没有出现症状。入院到被宣告死亡,时间不过2天。
●致命的马尔堡病毒,卷土重来!
马尔堡病毒(又称绿猴病病毒)是一种丝状病毒,最初发现马尔堡病毒的地方正是最初暴发由于这种病毒导致出血热暴发的三个实验室所在地之一——德国马尔堡市——命名。虽然很多人对它的名字陌生,但它已经被发现了超过50年的时间。
1967年首个马尔堡病毒的电镜照片
马尔堡是一种较罕见但传染性很强的病毒,与埃博拉病毒属于同族,可引起严重高致命性疾病。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这些病毒显示形状象拉长丝、有时候盘绕成奇怪形状的粒子,从而将其起名为丝状病毒科。这些病毒属于已知感染人的最烈性病原体。
●传播与症状
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安哥拉、刚果民主共和国、肯尼亚、南非和乌干达此前已经报告了与马尔堡病毒的相关疫情和散发病例。史上第一次马尔堡疫情暴发于1967年的德国,当时有7人死亡。2005年,该病毒在安哥拉造成200多人死亡,是这一罕见疾病有记录以来最大和最致命的一次爆发,病死率高达90%。该病毒可由果蝠传染给人类,并在人类之间通过体液传播,包括血液、排泄物、唾液及呕吐物传播,病患死亡后仍具传染性。病毒可以侵犯包括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在内的多种人体免疫细胞,并且能在淋巴结、肝脏和脾脏复制。马尔堡病毒感染了本该帮助人体抵御病原体的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后,这些细胞并不能完成杀灭马尔堡病毒的任务,反而可能被病毒“搭顺风车”达到身体各个部位。一旦感染上这种病毒,患者会出现头痛、发烧、肌肉疼痛、吐血和出血等症状,具有致命性,病发死亡率为24%-100%。目前还没有有效治疗马尔堡病毒的方法,不过患者可以通过大量饮水,并接受特定症状治疗的方式来提高生存率。对于这种具高度传染能力,需要比新冠病毒更加严格的防护。
●预防与治疗—没有有效药物和疫苗
面对这个已经被发现超过50年的老病毒,全球还没有研制出针对于马尔堡病毒的疫苗或特效药,但通过口服或静脉补液提供支持性治疗和针对特定症状进行治疗可提高生存率。或许有人看到“出血热”三个字会想到同样是预防丝状病毒——埃博拉病毒——的疫苗,非常遗憾,埃博拉疫苗并不能提供针对马尔堡病毒的交叉保护。
治疗方面,有科研人员采用重组了马尔堡病毒糖蛋白(GP)的水泡性口炎病毒(VSV)进行暴露后预防,发现在动物模型中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果,甚至在非人类灵长类动物(NHP)暴露后使用的存活率能高达100%——但是在暴露病毒后的20-30分钟内使用,一般情况下是做不到的。
因此任重道远,药物研发与疫苗仍需要期待。同时全球化的时代,我们也不可松懈,严防国门,警钟长鸣!
马尔堡病毒单股负链RNA,长约19kb,编码7种病毒蛋白,包括N蛋白 (nucleoprotein,NP)、病毒蛋白35 (VP35)、病毒蛋白30 (VP30)、病毒蛋白24 (VP24)、糖蛋白4 (gp4)、RNA依赖的RNA聚合酶主要成分糖蛋白7 (gp7) 和次要成分病毒蛋白40 (VP40)。
华美CUSABIO相关马尔堡病毒相关蛋白产品助力您的研究!
联系邮箱:kefu@labbase.net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来宝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来宝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来宝网, //www.next-search.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