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宝网Logo

热门词:生物显微镜 水质分析仪 微波消解 荧光定量PCR 电化学工作站 生物安全柜

现在位置首页>技术资料首页>行业动态>新品动态>油性颗粒物过滤效率测试仪 盐性颗粒物过滤效率测试仪

油性颗粒物过滤效率测试仪 盐性颗粒物过滤效率测试仪

济南众测机电设备有限公司2020年6月30日 10:07 点击:916

原标题:油性颗粒物过滤效率检测仪 盐性颗粒物过滤效率测试仪

     颗粒物:悬浮在空气中的固态、液态或固态与液态的颗粒状物质,如粉尘、烟、雾和微生物。

    过滤效率:在规定检测条件下,过滤元件除颗粒物的百分比。

    用氯化钠(Nacl)颗粒物检测N类过滤元件,用邻苯二甲酸二辛脂(DOP,dioctyl phthalate)或性质相当的油类颗粒物(如石蜡油)检测P类过滤元件。

    在检测过程中,每个样品的过滤效率应始终符合下表的要求。

 过滤元件的类别和级别用氯化钠颗粒物检测  用油类颗粒物检测
 KN90 ≥90.0% 不适应
 KN95 ≥95.0%
KN100   ≥99.97%  
KP90不适应≥90.0% 
KP95≥95.0% 
KP100≥99.97%

    口罩过滤效率检测方案

    1、样品数量及要求

    可更换式过滤元件20个样品,随弃式面罩15个样品。其中10个未处理杨,5个为预处理后样(如果适用),另5个为预处理后样,应放置在气密性容器中,并在10h内检测。

    2、检测仪器设备:颗粒物过滤效率测试仪PFT-01检测仪器

    济南众测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颗粒物过滤效率测试仪PFT-01检测仪器用于日常防护型口罩、医用口罩、呼吸器对颗粒物过滤效率的测试, 既可以用Nacl检测,也可以用油性检测,因此,也称为油性颗粒物过滤效率测试仪、盐性颗粒物过滤效率测试仪。


    颗粒物过滤效率测试仪咨询电话:18660817670 (周经理)

颗粒物过滤效率测试仪

油性颗粒物过滤效率测试仪 盐性颗粒物过滤效率测试仪


     Nacl颗粒物过滤效率检测系统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a.Nacl颗粒物的浓度为(50~200)mg/ m3;,计数中位径(CMD)为(0.075undefinedplusmn;0.020)um,颗粒分布的几何标准偏差不大于1.86;
    b.颗粒物检测器的动态范围为(0.001~200)mg/m3;,精度为1%;
     C.检测流量的范围为(30~100)L/min,精度为2%;
     d.过滤效率检测范围为0~99.999%;
     e.应具有能将所发生颗粒物的荷电进行中和的装置。

      

    油性颗粒物过滤效率检测系统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a.DOP或其他适用油类(如石蜡油)颗粒物的浓度为(50~200)mg/m3;,计数中位径(CMD)为(0.185±0.020)um,颗粒分布的几何标准偏差不大于1.60;
     b.颗粒物检测器的动态范围为(0.001~200)mg/m3;,精度为1%;
     C.检测流量的范围为(30~100)L/min,精度为2%;
     d.过滤效率检测范围为0~99.999%;
    3.检测条件
    KN类过滤元件的检测温度条件为(25±5)℃,相对湿度为(30±10)%,Nacl颗粒物浓度不应超过200mg/m3;.
    KP类过滤元件的检测温度条件为(25±5)℃,油性颗粒物浓度不应超过200mg/m3;
    检测流量为(85±4)L/min。若多重过滤元件有可能单独使用,应按单一过滤元件的检测条件检测、
    4.检测方法
   首先,将过滤效率检测系统调整到检测状态,并调整相关测试参数。
   用适当的夹具将随弃式面罩(若有呼气阀,应将呼气阀密封)或过滤元件气密连接在检测装置上。
   检测开始后,记录初始的过滤效率。检测应一直持续到过滤效率达到了最低点为止,或应一直持续到滤料上已经积累了(200±5)mg颗粒物为止,对KP类滤料,若当滤料上积累颗粒物的量达到(200±5)mg,但同时效率出现了下降,检测应一直持续到效率停止下降为止。应连续积累过滤效率结果。

     http://www.pubtester.com/jnzcjd/vip_doc/17639727.html

(来源: 济南众测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kefu@labbase.net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来宝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来宝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来宝网, //www.next-search.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